当前位置: 首页> 关于诚和敬> 企业动态

在这里,老人活得“有信心”

时间:2013-08-22

调查缘起

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协委员、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院长许树强建议,选择部分符合条件的疗养院、二级医院、社区医院向以康复医疗服务为特色的康复养老机构转型,逐步形成覆盖全国的三级康复养老服务体系。

养老与康复往往被割裂成两个部分,养老院不兼具康复、医疗功能,康复医院又无法容纳老人长期养老。究竟何种形式的养老院最适合中国人?中国养老产业的发展方向又在哪里?养老与康复又该怎样结合?近日,记者探访本市一家养老康复医院,记录下一种新模式下的养老康复。而这种模式,将是2013年政府为市民重点打造推广的一件大事。

调查样本

89岁老人住下不走了

3月9日上午,朝阳区八里庄南里的英智康复医院五楼大厅里,爱心家园的几名大学生义工正与老人一起唱着《打靶归来》。倪文德在一名义工的搀扶下,慢慢地走回屋里,边走边唠家常。

我今年89啦,儿子说来这儿给我过生日呢!”倪大爷伸手从窗边书桌上拿来一张纸,上面是这一周的食谱。“伙食也好,你看,每个礼拜都有个新菜谱,每礼拜都换。”对于这里的饮食,倪大爷的评价是“口味比较好”,“今天早晨是花卷、红薯、牛奶、鸡蛋、芹菜粥,我吃了两块红薯,喝了牛奶,鸡蛋吃了,菜粥也吃了,吃太多了就没吃花卷。”倪大爷在菜单上给每样吃过的菜品做记号,“过几天要吃饺子,我怕自己忘了,在旁边写个醋,提醒我自己带着腊八醋。”“这是我们普通老人吃的,还有给糖尿病老人做的食谱,跟我们的不一样,可细心了。

2008年,倪大爷第一次来,“待了几天之后,我觉得挺好,就住下了。”老伴儿去世较早,倪大爷以前总是自己一个人在家。但是在英智康复医院,倪大爷变得活跃起来,“这里活动很多,现在天气暖和了,再过几天我们又该开始一块出去逛公园了,马路对面就是红领巾公园,我们十几个老人一个月至少去两次,如果不去就在楼下的小花园走走。

调查样本

现在他自己能做很多事

英智老年公寓在同址配套了康复医院,建成老年康复护理中心,这种康复与养老相结合的模式,在北京的养老院里是首家。

当倪大爷在五楼做早操、唱歌时,俞女士正在楼下给患糖尿病的父亲办理入住手续。“上次住了40天,这是第三次来。”俞女士说,往年,她父亲都在四月份病发,现在又即将停暖气,知道有空床位后立刻决定给父亲再次办理入住,“语言训练、肢体训练都很好,他以前在家里根本不能自己走,现在自己在家里能噔噔噔走很远,以前自己不吃饭,现在也自己主动吃饭了,不噎不呛,自己上卫生间也没问题。以前靠我和我妈俩人根本照顾不了,现在他自己能做很多事。

过去几年里,俞女士带着父亲辗转了七八家医院。“咱有什么说什么,这里特别科学,康复训练只要预约,到时间就能去做,根本不像其他医院那样还得自己带着小马扎去排队等。很多老年医院都是得提前排队,老年人身边只有一个家人根本不行,还得带个护工。”俞女士觉得,英智医院最大的优势在于理念,“像以前住过的好多医院,他们都不让老人自己动,我爸下床、走路,都有人抬、有人扶,这种虽然看着很周到,实际上是害了他,他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了,觉得他人生就这样完了,但在这儿,护士会教他,你的脚怎么摆、你的腿怎么迈,你应该怎样锻炼发音,学会了之后他自己完全可以走动,说话也不嘟嘟噜噜的,他自己就有信心,特别好。”

三年时间里,俞女士亲眼看到父亲在英智医院医护人员团队的护理下慢慢变好。俞女士每次来都给父亲拍照、录像,记录他康复的历程。

调查样本

木结构容易让人觉得温馨

为了给老人营造家一般的感觉,英智康复医院从硬件到软件都颇为用心。在一楼,进门便是敞亮的大厅,一名护工陪伴在一名老人身边,两人在玻璃围墙旁,面对面地做着舒展胳膊的简单活动,透过玻璃围墙可以看到医院的小花园。大厅西边办理入住等手续的前台,周围的装修都采用了木质结构,院长关晓立表示,“这样能更有家的氛围,木结构容易让人觉得温馨。”这种理念在楼层颜色方面也有所体现,“参考了国外专家的意见,我们采用了暖绿、暖黄、暖蓝的颜色,可以帮助患病老人缓解精神紧张,放松情绪。

在一楼康复训练室,七八名老人在护工陪同下做着不同的复健锻炼。关晓立院长介绍,复健训练是一项高强度的体力活动,坚持下来需要很强的意志力和良好的心态,在开放式的训练室里,进行复健的老人之间、老人和护工之间交流很多,彼此鼓励,同时也能互相督促。

事实上,最终为英智康复医院赢得家属信赖的,是他们倡导的“女儿式手拉手服务”理念。“都说女儿是贴心小棉袄,女儿对父母多细心啊,我们的目标就是让老人在这里也能感受到像子女照顾般得周道和温暖。”目前,按照在院老人数量与护理人员数量1:0.4的比例,英智康复医院有30多名护理人员,制服分为绿、粉、白三色,“根据各自护理的老人的心理状态和喜好,护理人员自由选择制服的颜色。

调查前景

与社区医院康复站合作三级体系

目前,我国正在着力建设医院、康复医院、社区家庭的三级康复体系。英智康复医院的母公司北京诚和敬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梁仰介绍,英智康复医院与常见的养老院有着典型的不同,“中国养老最需要的是老年人的医疗、护理、服务这方面的支持,而不是说建多少床位、多少硬件设施的问题,无论中国还是外国,平均入住的年龄基本上都在75到77岁,这个岁数的老人年对硬件设施的要求已经不会那么高了,实际上老人看重的是人。我们这里的老人为什么喜欢这里,他来了之后觉得亲切,身心健康,服务是最重要的。简单来说,康复护理和服务管理这两点,是我们觉得老年人最需要的,也是养老产业最需要的。

也正因此,诚和敬公司在为养老机构选址时格外注重地段。“远郊的风景确实好,但老人不太会选择去那么远。”梁仰分析,老年人害怕逐步被社会淡忘、跟亲情友情慢慢割裂开来,“可能刚送到那里的时候第一星期子女会去看一次,之后就会变成两星期了,慢慢次数越来越少,朋友更加是这样,朋友分散了,偶尔还有联系,住进养老院一年后基本就没有联系了,老年人越老越怕孤独,而且远郊区县就医不方便,老人没有安全感。所以我们选择交通、医疗便利的地段,选址要离老年人原来生活的社区、朋友比较近,建设城市”嵌入式“护理型养老机构。

好地段也带来了难以克服的问题房租成本。关晓立院长介绍,目前在住的老人,平均每人每月收费6000元,其中伙食费为750元,一大半是付给了房租。做高端养老,实际上也是迫于成本投入而做的“无奈之举”。

诚和敬公司作为国资公司子公司,在完成收购英智康复医院后,将在今年迅速扩大英智康复医院的规模。梁仰说:“并会在石景山区建一个2万平方米的养老康复中心,作为"旗舰中心",为更多的老人服务。这是政府为百姓做的一件实事。

下一步,诚和敬公司将采取与社区合作的模式,“我们准备依托丰富的社区资源,着力建设社区服务站。”梁仰表示,目前,英智康复医院已经在英家坟、望京社区开办了康复工作站,英家坟工作站100平方米,每月接待量已经达到600人次,“我们争取在三到五年内,开办50个进社区的工作站。现在很多社区医院、残疾人康复站都空着,这是很大的资源浪费,通过我们与社区医院、残疾人康复站合作的康复工作站,同我们引进的日本精细化社区护理站相结合,这样的康复加护理的工作站会成为社区一个有效的养老核心点,可以针对本社区的老人进行服务,这种理念和做法之前在北京是没有的。

电话:(86-10)84038100邮箱:chj@chj-care.com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化北里1号能+大厦(广渠门)
北京诚和敬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 技术支持: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京ICP备13033137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5793号